當前時間:
浙融媒中心“喜迎财神”艺术作品展拉开帷幕,8月28日前欢迎您来观展
來源:晨报之声發布時間:2025-08-08 19:00:1416188次瀏覽

今天(2025年8月8日)下午,“八月八日喜迎财神主题艺术作品展”在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三昧庵巷5-7号的浙融媒中心盛大开幕。

本次展览由浙融媒中心主办,杭州市滨江区美术家协会、拱墅区民进开明画院、上城区民进开明画院、滨江开明画院、杭州市运河书画社、杭州潮鸣书画院和西泠女子十二画舫协办,并得到了中国晨报、中国教育新闻网、中国报道网、中国发展改革报和《国企》杂志融媒浙江等众多主流媒体的支持。

开幕式上,浙融媒中心总裁吕帅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。他指出,浙融媒中心始终坚守初心,致力于用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,以创新手段激活文化基因。本次展览不仅为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平台,更通过“融媒 + 艺术”的创新形式,助力艺术家打造个人IP,推动作品衍生文创的蓬勃发展,让艺术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接着是书法家代表贾超然老师致辞。贾老师详细讲述了本次展览的策划历程。一个月前,就在同一地点,一场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导、韩璐老师指导的中国美术学院师生财神主题作品展成功举办。今天开幕的这次展览更是经过精心筹备,从众多艺术家中筛选出12位名家,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绘画风格,在短短一个月内高效完成了这场堪称完美的展览策划。贾老师特别指出,互联网时代,打造个人IP至关重要。将书画转化为个人符号,正是此次办展的主要目的之一。同时,他也对12位名家线下好友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。

画家代表洪水发老师在致辞中指出,财神不仅是财富的象征,更蕴含着勤劳、诚信与分享的中华精神。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,艺术家们将传统的元宝等元素与当代生活语境相结合,让古老文化在今日绽放出新的光彩。画面中那一抹抹灵动的金色,既似浪涛翻涌,又如芯片闪烁,让古韵与今风完美交融。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,愿它能将愿望化为可传承的温暖,回馈给每一个心怀期待的人。

艺术家访谈环节,艺术家们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心得与独特见解——

孙建楠老师针对传统花鸟画如何阐述“财”的意象进行了深入解读。他指出,花鸟画在选材上有两方面要求:一是要体现传统笔墨中点线面的合理组合,呈现出美的感受;二是要有寓意,如梅兰竹菊表现了人的风骨。此次他选择公鸡和金蝉作为创作题材,因为它们在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物,能为家庭带来福祥。

赵茂祥老师谈到陶瓷印创作时表示,陶瓷料历史悠久,以财神为主题进行创作,能借助彩色文化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,但还需要不断打磨。

沈水林老师解释了选择钢笔画参加画展的原因,他将招财猫与传统工笔形式相结合,用钢笔的点与线展现独特魅力。

朱戴林老师阐述了山水画中聚宝盆的创作意图,山水讲究气韵生动,聚宝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美好的精神寄托。

王文平老师分享了创作国画富贵竹的技巧和心得,富贵竹兼具竹子的品性和富贵之意,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,改善风水和环境。

张珺老师介绍了通过水墨表现手法诠释财运和幸运的方式,她突破传统画法,用泼墨体现荷花韵意,将美好寓意传递给每一个人。

贾超然老师探讨了传统书法在当代文化中的运用,他创作的《来钱》《暴富》等作品,体现了书法在当代的实用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寄托。

洪水发老师还对比了国画山水画与风水画的区别,山水画讲究气韵生动和平衡,需根据生辰八字定制,笔墨间蕴含着金木水火土的造型。

访谈进入尾声,现场迎来了激动人心、意义非凡的捐赠环节。艺术家们带着对财神文化的尊崇与热爱,带着对艺术传承的使命与担当,纷纷慷慨解囊,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无私捐赠。这些作品是艺术家们灵感与技艺碰撞出的璀璨火花,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感悟、对艺术的追求。它们不仅仅是纸上的墨痕、画布上的色彩,更是承载着财神文化深厚底蕴的珍贵载体。

为了让这份无私的奉献得到应有的珍视与铭记,浙融媒中心为每一位捐赠艺术家颁发了捐赠证书。一张张证书虽轻薄如纸,却重若千钧。它不仅是对艺术家们慷慨之举的认可与感谢,更是连接艺术家与财神文化、与广大市民的温暖纽带。

最后,在众人的共同见证下,浙融媒中心总裁吕帅宣布,这场以“喜迎财神”为主题的展览正式开幕,一场艺术与文化的盛宴就此开启。

本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28日,欢迎广大市民前来观展。让我们在艺术的熏陶中,共启财运新篇章,共享富足美好的新生活。

本文內容轉載自:晨报之声,原標題《浙融媒中心“喜迎财神”艺术作品展拉开帷幕,8月28日前欢迎您来观展》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爲原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,僅供讀者參考。如有問題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